建设目标
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和优化学缘结构。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稳步提高培养质量。培养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实践技巧,熟悉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与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建设任务
学科将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求,以提高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加大规模、注重质量、强调创新,培养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
力争至2025年,形成年招收150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其中博士研究生25名,硕士研究生125名。规划期内,学科将培养博士后30~50名,博士130~150名,硕士400~450名,力争3~5名博士后获中国优秀博士后奖励,20-30名博士后获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10-15篇学位论文获省部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25篇以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主要举措
1、学科将继续注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学科教授委员会的指导作用,通过研究生导师培训班、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强研究生导师师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大研究生导师承担科研项目,特别是纵向科研项目的要求;继续实施和完善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小组制度。
2、通过深层次凝练学科方向,加大投入,优化科研条件,加强学科建设,努力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进一步提高学术成果产出。增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杰青、长江等高端人才,大力引进“四青”人才和齐鲁青年学者,扩大研究生招生名额。
3、扩大学院影响力,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手段加大招生宣传,努力扩大双一流高校生源比例。扩大推免生招生比例,大力推动本科生导师制和优秀教师班主任制,使本校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留住本校优质生源。
4、课程建设坚持“精准定位”,防止课程建设“大而全”现象,紧密围绕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提出相应的、针对性要求。充分发挥任课教师能动性,进一步提升选课研究生对教学质量的话语权。强化选课研究生评教工作,系统采集选课研究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课程去留的依据。
5、建立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激励奖励制度,设立专项经费,按照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等级进行奖励,最大程度上调动研究生产出高层次科研成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控制度建设与实施,继续实施研究生选课讨论、选题报告公开答辩、论文进展中期检查、学位论文校外审查、研究生培养专家督导组全程参加答辩等一系列有效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制度和方法,不断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7、高度重视学科交叉,拿出专项指标加大力度招收材料、信息、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学科交叉研究生,通过交叉创新培育大成果,在地下工程大数据、高性能土木工程新材料、智能交通与智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培养方向,培育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